肖田乡的带源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村。根据村后屋背山发现的西周——春秋时期古文化遗址看,带源村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。
明、清时期,带源村号称“清泰乡一都”。鼎盛时,带源村户籍上千,是名副其实的“千烟之村”。据说有一大户人家拥有“九井十八厅”的一百○八间大屋;整个村庄的形状有“九井十三巷,巷巷透山坎”的说法。时至今日,带源村尚存许多古迹,其中有古井6口,古民居10幢,古街道150米,古河堤500米,总长30千米的古驿道3条,“尚义坊”1座,春秋古文化遗址1处,明、清时期的城墙3千米。
游览带源村,可沿着肖田河的东岸一路北行,不久右拐,在山中穿行,一头扑进武夷山余脉的怀里。
这是一个稍大的盆地,村子东南高,西北低。东南是武夷连绵的高山,林木苍茫;西北靠肖田河,山峦起伏;中间是宽阔平整的田野。
在村口,迎面是一座看上去非常古旧的石质牌坊。牌坊高4.44米,宽4.2米,四柱三间,外层作二层楼式素面结构。柱上置梁枋,再上面是龙头形顶盖。牌坊正中是青石匾额,字迹有些模糊,尚能看清为“旌表尚义”字样,明正统六年(1441年)建,崇祯十六年(1643年)修,至今已有570多年的历史。
尚义坊,是朝廷表彰善义之举所树立的牌坊。《宁都直隶州志》载;“管敏春,正统六年捐赈谷一千二百石,旌表尚义,建坊。”古代一石为十斗,一斗为十五斤;一石就是一百五十斤。管敏春的一千二百石,即9万公斤。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数字!《明史》载:“正统五年(1440年),两畿、山东、河南、浙江、江西大水,江河均溢。是年,定纳谷免役之法:凡民人纳谷一千五百石,敕奖为义民,仍免本户杂泛差役。纳谷三百石以上者,立石题名,免本户杂泛差役三年。”管敏春所捐的赈谷与该免役之法中“敕奖为义民”的规定还差300百石——其中也许可以酌情处置——姑且不管它了。
迈过尚义坊,就进入了带源村。这是一座依山而建的村庄,青山碧水,环境优雅、安静,空气清清爽爽。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栋栋古祠堂、古民居,一色的徽派建筑:牌坊式的门面,雕龙画凤,高高的垛子,高翘的屋檐,高大的石质门框,气派的门当户对。屋宇高挑,厅堂宽阔,冬暖夏凉,特别适宜居住。
在一栋古民居里,有一个操着宁都州人口音的老人,他是当年的下放知青,在这里结婚生子,已经度过40多年了。在他家的厅堂里,首先吸引眼球的是厢房旁边摆放着的一口用青石开凿成的方形水缸,菱形的厢房木雕,干干净净的天井以及出水口的完好无缺的铜钱砖;然后是木制的风车,青石的石臼……一切显得那么古朴,又似乎那么遥远。
当然,在这些古祠堂、古民居中,有的因为年久失修,已轰然坍塌,只剩下一两块麻条门框石支撑着它摇摇晃晃的天空。有一处废墟,曾经是九井十八厅一百○八间房屋。你看着眼前的一片废墟,除了感叹,就是不尽的怀想。荣耀和荣耀以后的败落,这或许都是一种宿命,任何事物、包括天体,都有一个产生、发展、消亡的过程,自然规律是无法改变的。人想开了,生活给我们的忧伤就会少一点。
走在村中纵横曲折的巷道里,走在古驿道上,走在相对今天来说是狭窄的古街中,人们尽量把脚步放轻、放慢,生怕踩疼了这些经历了千年风霜的鹅卵石,生怕干扰了这些录制过车辚辚、马萧萧的石墙的回音壁。仿佛不是走在巷道里,而是走在历史中!
村前,是一条清澈如玉的兰溪。在青石砌成的兰溪码头上,许多年轻女人会在这里说说笑笑地洗衣服,红藕般的手拿着棒槌紧一下慢一下地捶打着,演奏出“噼噼啪啪噼噼啪”的乐曲来。有时,她们会互相撩水,一边瞅着岸上的年轻人,一边笑着,仿佛水花就是心花——这份快乐还可以在哪里找得到呢?
落日斜斜地挂在枝头。带源村的兰溪静悄悄地流淌,雄伟古老的尚义坊投下黄昏的剪影,将一腔历史的情愫渲染得淋漓尽致。